幾個星期之前,很幸運地聽到了幸佳慧老師在女兒幼兒園的一場演講,我也想來分享一下。
說故事,真的是父母能為孩子做的,一件簡單卻能夠很持久的故事,一直到現在,具備閱讀能力的C都還是很愛跟小J湊在一起排隊聽故事。
C出生不久我們就接到了閱讀起步走的通知,收到一份書單跟一個可愛的小袋子(目前服役中,是C的水彩袋,我家的故事袋早就升級到購物袋大小的水準),雖然歷經了姑姑跟外婆全心照顧,快兩歲時決定自己接回來照顧時,信誼親子館成了我們的小窩之一。
如今仍懷念那些深入我們家中的唸謠跟故事。
有品質的說故事,不只是“讀字”而已,而是引導著孩子從繪本裡“看見”故事,再大一點,從“文字”裡看到“字”,然後進入作者藏在其中的“含意”。
在美國的將近兩年中,圖書館裡的書也一直豐富著我們的家,雖然我一直持續地購書(圓著自己孩提的夢想,一部部地買入當時的經典)。
印象最深刻的是,一個少話,安靜白皙的母親懷著第二胎時,憂愁地問著我
“楊醫師,我家老大很不愛說話,怎麼辦?會不會有問題”
“我想,你們在家中很少對話對吧?”
“嗯,我先生工作很忙,我們都不是愛說話的人”
沒關係,當時的我,熱心地幫她印下了閱讀起步走的贈書活動,還分享了幾個免費的小太陽唸謠連結給他
“不知道要說什麼,就說故事吧!或是一起唱歌”
真的很希望,不是只有懷孕時候得到高品質的照顧而已,生產完能夠有充分的資源滋養著剛成為母親的女性,有豐富的支援協助著不管是選擇回到職場或是在家中的女性,就像幸老師說的,希望能在圖書館裡看到更多嬰兒跟父母親,而不是只有嫌吵的閱報老人或自習學生。
“今晚,請從為你的孩子說一個簡單的故事開始”
https://gfamily.cwgv.com.tw/content/index/5059